废品价格为何十年不涨?
家住双井的李先生有个困惑:10年前吃个鸡蛋灌饼一块钱,现在得花四五块;10年前买双像样的鞋子也就是一二百,现在少说七八百;可是10年前卖一个矿泉水瓶6分钱,现在还是卖6分。物价在涨,为什么废品的价格一直不涨?那些瓶瓶罐罐、书本报纸、废旧家电,到底经过了多少环节,流向何处呢?为什么这些年曾经遍布街头的收废品的人越来越少了呢?近日,记者走近多位废品行业从业者,了解废品从居民家中到回收终端这“一路走来”。
从业个案
给物业交费换来“固定摊位”
通州一处大型新建社区,入住率颇高。以“收废品”为职业的张师傅就“驻扎”在这里。算起来,这是他从业第12年了。
2001年,张师傅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,经朋友介绍,在东四环慈云寺桥收废品。那时候,北京的四环路还在修,张师傅到处走街串户,干些散活,“哪有就去哪,没有固定的点,差不多两个月能赚上个2000元,赚了就回家务农,花没了再回来赚。”
散活干了两年多,张师傅终于有了第一个“固定摊位”,就在慈云寺桥附近的一个新建小区。说起这个固定摊位,可“得来不易”,张师傅坦言,这需要“成本”,“要给物业交份子,而且还得是熟人介绍。”
至于“份子钱”多少,张师傅不愿明说。“这得看小区规模有多大,差不多是收入的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吧。”但是在张师傅看来,“即使这样也合算,给物业交了钱,你就是‘正式’的了,这个小区里的废品基本都是你的。”
从业12年 最多月入4000
张师傅的“从业路线”基本跟房屋开发“同步”,新建小区是他的“首选”,在东四环的小区“驻扎”了两年多,看小区业主的装修基本到位了,张师傅开始盘算着下一个目标。
“说实话,瓶子、报纸来钱慢,我就是捎带着收了,我收废品的主要利润是装修拆下来的门窗、护栏、暖气片、废铁废铜什么的,这些利润高,来钱容易。”张师傅坦言,比如有些门窗、推拉门,能当“二手货”卖,100元收上来,200元能卖出去,收一个的利润就翻倍。
很快,通州区高潮迭起的开发建设吸引了张师傅的注意。他将目的地再次转移至通州。通过和物业打“关系”,转战了几个新建小区,并且花钱买了辆二手带斗运货车。
盘算起12年“收破烂”的经历,张师傅说,“赚得不多,但是能养家糊口,除去给物业交的钱,每个月能挣两千多,好的时候每个月能挣四千元。”
回收链条
中间经过三、四个环节 每层加价10%
事实上,张师傅只是废品回收这条链条中最微小的一环。晨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,废品从居民家中被收走,一直到抵达回收终端,整个链条中至少要有三至四次交易环节,在这些环节中每一层的交易加价基本在10%左右。
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张师傅,他将收上来的废品统一运送至通州张家湾一处垃圾站,那里有五六十家固定的“收货方”,这些“收货方”将周围小区送来的废品再分门别类,出售给相应的废品回收企业。这期间,张师傅需要自己开车运货,同时整个过程全部是现金交易。
另外的一种回收途径是,张师傅等人将废品运送至垃圾交易市场。这是专门进行废品买卖的市场,往往设在六环外。市场里收金属的、收铁铜的、收废纸的、收瓶子的,一应俱全,这些人其实就是行业中的“二道贩子”,因为担心被“叫停”,他们往往趁着半夜分拣、打包。因为原料回收价格在波动,因此这些“二道贩子”也不急于出手,他们往往将收来的废品囤着,就像期货一样,等待着废品价格的上扬,待时机成熟再“出手”。
回收价格
废品价格跌回十年前
多位从业10余年的废品收购者告诉记者,10年间废品回收的价格波动并不大,只有少数两三个年份价格卖得高一些,而现在几乎是近年来废品收购的最低点了,和10年前的价格差不多。10年前,一个小可乐瓶,从居民处回收是6分钱,卖到废品站是8分钱;现在的价格也是6分和8分。10年前,废旧报纸从居民处回收大约是6毛钱每公斤,卖给废品站是8毛钱每公斤;现在的价格也几乎没有变动。“记得这么多年中最高的时候,一个小可乐瓶从居民那收上来给1毛3分钱,卖到废品站1毛6分钱;废旧报纸最贵的时候也能收到1元多每公斤。”
废品价格低,不仅是普通居民的感受,就连从业者也受到“牵连”。
年近60岁的老刘干收废品这行已经将近八年,他说,十年前收废品真挣钱,“老家几乎一个村的人都来北京收废品,干个三四年,回老家就能盖个小楼。”收入最好的时候,老刘记忆里一个月能赚将近万元。一个村的几个人一个月凑个千八百块钱交给物业,就能“垄断”一个小区的废品回收业务。“别的收废品的保安就不让进。”
收一车废品倒贴上百块
虽然有过辉煌,老刘却说,现在这行已经越来越不好干了。前几年除了承包一个小区的废品,还时不时地能赶上拆迁,拆迁可是大家眼中的“甜活儿”,但这些年拆迁的地方越来越少,而收废品的人却越来越多。“现在别说赚钱了,那天听一个废品收购站的人说,运了一车东西,算上汽油钱,还赔了上百块钱呢!”老刘告诉记者,废品这东西价格一天几变,收购站那边的价格往下走,他们就只能压低我们收的价格。老刘还说,著名的东小口的“没落”,一个原因是因为拆迁,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“赔钱,人家不干了”。
经济大事“波及”小废品
说起一些市民对于“废品价格为何一直没涨”的困惑,老刘、张师傅等人都说,自己虽然不懂经济那些大道理,但是“废品和经济息息相关,这话还是很对,原料需求有限,废品的价格就上不来。”而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回收企业的认证。北京一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废品的价格取决于工厂采购原料的价格。废品交易环节、运输成本等也影响着废品的价格。
国外经济学家曾经指出,“废品回收业好比煤矿里的金丝雀(过去煤矿工人将金丝雀放在矿井里作为毒气浓度的指示器,如果矿里有毒气体浓度有所升高,金丝雀就会马上死掉,工人们可以借此信号自救),它是工业的前端和后端,起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。”看似在社会分工“最底层”的废品回收行业却随时会受到国内外大事的“波及”。老刘说,比如2008年经济危机,无论废铜烂铁还是书本报纸易拉罐,都不停地掉价,基本能降三分之一。
从业个案
给物业交费换来“固定摊位”
通州一处大型新建社区,入住率颇高。以“收废品”为职业的张师傅就“驻扎”在这里。算起来,这是他从业第12年了。
2001年,张师傅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,经朋友介绍,在东四环慈云寺桥收废品。那时候,北京的四环路还在修,张师傅到处走街串户,干些散活,“哪有就去哪,没有固定的点,差不多两个月能赚上个2000元,赚了就回家务农,花没了再回来赚。”
散活干了两年多,张师傅终于有了第一个“固定摊位”,就在慈云寺桥附近的一个新建小区。说起这个固定摊位,可“得来不易”,张师傅坦言,这需要“成本”,“要给物业交份子,而且还得是熟人介绍。”
至于“份子钱”多少,张师傅不愿明说。“这得看小区规模有多大,差不多是收入的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吧。”但是在张师傅看来,“即使这样也合算,给物业交了钱,你就是‘正式’的了,这个小区里的废品基本都是你的。”
从业12年 最多月入4000
张师傅的“从业路线”基本跟房屋开发“同步”,新建小区是他的“首选”,在东四环的小区“驻扎”了两年多,看小区业主的装修基本到位了,张师傅开始盘算着下一个目标。
“说实话,瓶子、报纸来钱慢,我就是捎带着收了,我收废品的主要利润是装修拆下来的门窗、护栏、暖气片、废铁废铜什么的,这些利润高,来钱容易。”张师傅坦言,比如有些门窗、推拉门,能当“二手货”卖,100元收上来,200元能卖出去,收一个的利润就翻倍。
很快,通州区高潮迭起的开发建设吸引了张师傅的注意。他将目的地再次转移至通州。通过和物业打“关系”,转战了几个新建小区,并且花钱买了辆二手带斗运货车。
盘算起12年“收破烂”的经历,张师傅说,“赚得不多,但是能养家糊口,除去给物业交的钱,每个月能挣两千多,好的时候每个月能挣四千元。”
回收链条
中间经过三、四个环节 每层加价10%
事实上,张师傅只是废品回收这条链条中最微小的一环。晨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,废品从居民家中被收走,一直到抵达回收终端,整个链条中至少要有三至四次交易环节,在这些环节中每一层的交易加价基本在10%左右。
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张师傅,他将收上来的废品统一运送至通州张家湾一处垃圾站,那里有五六十家固定的“收货方”,这些“收货方”将周围小区送来的废品再分门别类,出售给相应的废品回收企业。这期间,张师傅需要自己开车运货,同时整个过程全部是现金交易。
另外的一种回收途径是,张师傅等人将废品运送至垃圾交易市场。这是专门进行废品买卖的市场,往往设在六环外。市场里收金属的、收铁铜的、收废纸的、收瓶子的,一应俱全,这些人其实就是行业中的“二道贩子”,因为担心被“叫停”,他们往往趁着半夜分拣、打包。因为原料回收价格在波动,因此这些“二道贩子”也不急于出手,他们往往将收来的废品囤着,就像期货一样,等待着废品价格的上扬,待时机成熟再“出手”。
回收价格
废品价格跌回十年前
多位从业10余年的废品收购者告诉记者,10年间废品回收的价格波动并不大,只有少数两三个年份价格卖得高一些,而现在几乎是近年来废品收购的最低点了,和10年前的价格差不多。10年前,一个小可乐瓶,从居民处回收是6分钱,卖到废品站是8分钱;现在的价格也是6分和8分。10年前,废旧报纸从居民处回收大约是6毛钱每公斤,卖给废品站是8毛钱每公斤;现在的价格也几乎没有变动。“记得这么多年中最高的时候,一个小可乐瓶从居民那收上来给1毛3分钱,卖到废品站1毛6分钱;废旧报纸最贵的时候也能收到1元多每公斤。”
废品价格低,不仅是普通居民的感受,就连从业者也受到“牵连”。
年近60岁的老刘干收废品这行已经将近八年,他说,十年前收废品真挣钱,“老家几乎一个村的人都来北京收废品,干个三四年,回老家就能盖个小楼。”收入最好的时候,老刘记忆里一个月能赚将近万元。一个村的几个人一个月凑个千八百块钱交给物业,就能“垄断”一个小区的废品回收业务。“别的收废品的保安就不让进。”
收一车废品倒贴上百块
虽然有过辉煌,老刘却说,现在这行已经越来越不好干了。前几年除了承包一个小区的废品,还时不时地能赶上拆迁,拆迁可是大家眼中的“甜活儿”,但这些年拆迁的地方越来越少,而收废品的人却越来越多。“现在别说赚钱了,那天听一个废品收购站的人说,运了一车东西,算上汽油钱,还赔了上百块钱呢!”老刘告诉记者,废品这东西价格一天几变,收购站那边的价格往下走,他们就只能压低我们收的价格。老刘还说,著名的东小口的“没落”,一个原因是因为拆迁,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“赔钱,人家不干了”。
经济大事“波及”小废品
说起一些市民对于“废品价格为何一直没涨”的困惑,老刘、张师傅等人都说,自己虽然不懂经济那些大道理,但是“废品和经济息息相关,这话还是很对,原料需求有限,废品的价格就上不来。”而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回收企业的认证。北京一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废品的价格取决于工厂采购原料的价格。废品交易环节、运输成本等也影响着废品的价格。
国外经济学家曾经指出,“废品回收业好比煤矿里的金丝雀(过去煤矿工人将金丝雀放在矿井里作为毒气浓度的指示器,如果矿里有毒气体浓度有所升高,金丝雀就会马上死掉,工人们可以借此信号自救),它是工业的前端和后端,起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。”看似在社会分工“最底层”的废品回收行业却随时会受到国内外大事的“波及”。老刘说,比如2008年经济危机,无论废铜烂铁还是书本报纸易拉罐,都不停地掉价,基本能降三分之一。